剪舌繫帶

剪舌繫帶

新莊外科 舌繫帶手術

您常有說話口齒不清的困擾嗎?日本知名歌手,松田聖子為了讓自己演唱會的表現更加完美,去做了舌繫帶的手術,讓自己在唱歌時咬字更清楚。

張開嘴巴,將舌頭頂起來,舌頭下面有一片薄膜,連接於舌頭和口腔底部,這薄膜就是舌繫帶,倘若舌繫帶較短,過緊,就會影響到說話的品質。

最近門診中有位26歲的成年人,唸研究所要經常上台報告,因舌繫帶太緊的緣故,導致說話有些大舌頭,咬字不清,經門診在舌下輕輕剪,再縫個1針,約10~15分鐘,就擺脫了這項困擾。

鄭世基醫師表示:過緊或過厚的舌繫帶都會限制舌頭的運動,造成某些發音的困難,確實會影響說話的「品質」;尤其是向上翻捲、發捲舌音時都無法完整,這時就會有老一輩稱之為「臭乳呆」或「大舌頭」。

所謂舌繫帶,是指位於舌頭下面、連結口腔底部的肌肉索狀薄膜,是兩個口腔繫帶的一個。口腔繫帶在胎兒第四周就有了,上、下各有一個,謂之唇繫帶及舌繫帶。在胎兒期很重要,隨著新生兒逐漸地長大,會慢慢退縮(尤其是唇繫帶),但在長牙時,仍具有引導牙齒就定位的功能。

繫帶每個人都有,假如您對著鏡子翹起舌頭,就可以看到舌頭下面一片薄膜(舌繫帶)。舌繫帶過緊則是這片薄膜變厚、變短,使得舌頭往上翹的能力受到限制。嚴重的舌繫帶過緊的小孩,哭鬧時舌頭看起來舌尖下凹,有一點像麥當勞的M型商標。

如果舌繫帶較短,看起來會拉住舌頭無法靈活移動,醫學上叫做舌繫帶過短(tongue-tie)。舌繫帶過短,可能會有:影響餵食母乳(西方人反而較擔心這個問題)、和影響發音(台灣99.9%的就醫理由)。極少數會造成餵食困難,很多專家相信大部分的舌繫帶過短,長大後有的會消失、或者小孩長大舌頭功能可以自行代償。有的醫師比較相信舌繫帶過緊需要手術(台語:剪舌根)因為可以直接解決問題。大部分專家都認為,至少在出生十個月後,才能好好判定舌繫帶是否不正常,有些專家認為越早剪,併發症越少,出血亦少。

由於大腦語言中樞發展及學習方式各有不同,學講話的幼兒,往往有不一樣的進度。最讓家長緊張的莫過於發音不正確,也就是俗稱的「臭聹呆」或大舌頭,例如阿「公」叫阿「鐘」、毛毛「蟲」叫毛毛「鞏」。不過很多學者專家認為,這樣的發音不正確,跟舌繫帶過緊有密切關係其他的原因有因為學習方式錯誤,或是大腦語言中樞的發展較慢,以及有少數更是因為反覆性的中耳炎,甚至已有了中耳積水,影響到聽力,導致不能學到正確的發音。

據台大醫院復健科兒童語言矯正醫師的經驗,發音不正確的小孩,有些小孩需要做舌繫帶手術來解決發音問題,會影響語言學習的成果,尤其是上小學後注音課的正確發音會有障礙。因為舌繫帶過緊,會影響的是捲舌音而已(在英語是th音),而使用捲舌音,對四、五歲以前的小孩,致於成人,無法使用標準北京捲舌音,對溝通及人際關係有一定的阻礙和自卑。

實際上,成人社會中,講話口齒含糊不清的人,並不多見,除非是顎裂未開刀或智障者,但咬字不清的小孩卻很多。可見這些問題在長大後,多會自然改善,需不需要剪舌繫帶,需經專業的耳鼻科專科醫師對口腔等的構音器官詳加檢查後,才做決定。

舌繫帶過短什麼狀況下可能要手術?

做什麼手術?一般而言:小小孩有較厚的舌繫帶,可在門診直接剪開。大小孩有M型舌尖同時合併舌尖無法伸過下排牙齒(或下唇),可以考慮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手術剪開。舌繫帶過短手術包括:簡單的切開(不麻醉或全身麻醉)、舌繫帶整形術,端看醫師個人喜好而定。

究竟什麼狀況才算真正的舌繫帶過短?

其實很簡單,如果舌頭能伸出超過唇緣(口腔黏膜層與唇交界處)、或能超過牙齦,都屬正常。幼兒可用果醬沾舌尖,引誘其伸出舌頭來檢查。如果舌尖有凹陷,但仍能伸出,亦無問題。

大腦的調控中樞協調有問題、聽覺有障礙的小朋友、沒有足夠適當聲音的刺激,或示範性的表達可資仿效的小朋友,可能無法開口講出或表達自我、合於大人認可標準的語詞。因此,除了先天性器官功能的障礙之外,家裡沒有小孩、或者其他小孩與他年齡差距不適當、太少讓小朋友看電視或聽故事廣播、經常關在家裡,少與外界接觸的小朋友,講話、語言的功能發展會較延緩。一般而言,聽力正常、發音相關部位的結構功能正常、腦部發育正常的小朋友,只要多和大他三至五歲的小孩子們接觸,或者多讓他看看兒童電視節目、聽簡單循序漸進的兒童故事,大多都會講話。

那麼,舌繫帶過短會有什麼影響呢?假如舌繫帶真的過短、拉扯太緊,確實會影響說話的「品質」,也就是說,它會影響舌頭的活動範圍,尤其是向上翻捲、發捲舌音的時候,無法十分漂亮,會有俗稱「臭乳呆」、「大舌頭」的詬病;少數嚴重的病例,也會波及吞嚥牛奶的功能。當然,舌繫帶正常,但是舌頭的肌肉較為厚實,或是神經控制協調機能沒那麼好的人,也會有語音言詞含混不清的情形,並不都是舌繫帶過短引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