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瘤

70153562 2456322517787826 4734805722733215744 n

粉瘤手術是門診中最常見的手術之一,目前醫界認為粉瘤的產生,可能跟粉刺或表皮的受傷導致毛囊的上皮細胞增生,在皮下產生一個囊袋,接下來分泌出的皮脂以及角質就會累積在這個囊袋內,形成一個突起的腫塊。

 

如果是體積小、外觀不明顯、沒有感染的粉瘤,通常可以觀察,但是已經紅腫發炎,甚至是感染的粉瘤,則建議使用口服或外用藥物先控制,有時醫師會進行切開引流,讓裡面已經感染的內容物流出,加速復原,但這些方法都沒辦法根治粉瘤。如果想要徹底跟粉瘤說掰掰,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進行粉瘤手術。

 

常見進行粉瘤手術的原因是:

 

★.病人因為美觀的原因,想進行手術。

 

★.粉瘤長得太大太快,擔心過大時手術會留下更大的傷疤

 

★.粉瘤的位置帶來生活上的困擾(例如在手上或屁股上常常會壓到)

 

★.反覆感染

 

★.擔心有癌化的風險(但這風險非常低)

 

進行粉瘤手術前,醫師會先跟患者說明粉瘤的狀況,確認大小、位置,評估術前以及術後的風險,再決定是否要進行手術。通常在局部麻醉的狀況下,就可以完成手術。

表皮囊腫,俗稱粉瘤,是在真皮層內形成一個襯有表皮細胞的囊袋,表皮會有一個小開口,表皮細胞會不斷產生角質充滿囊袋,使囊袋尺寸變大。目前粉瘤的成因不明,身體各處都有可能長粉瘤,尤其是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,例如臉部、耳朵後面、頸部、背部等地方特別容易生長。

 

基本上,膚質較油、易長青春痘的人都是粉瘤的好發族群,由於油質分泌會隨著年齡漸長而慢慢降低,因此年紀愈大發生的機率愈低,但還是有機會形成,常發生在皮脂腺旺盛部位,如臉部、頸部、背部、陰部或曾有嚴重青春痘的部位。

 

粉瘤如果在短時間內快速長大,長時間壓迫摩擦,或是身體疲累、抵抗力較弱時,會容易造成疼痛、發炎感染、潰瘍、破裂流膿,因此粉瘤生長速度快及部位特殊者,最好要積極處理。

 

 

老年人、糖尿病患、免疫機能障礙患者也要特別注意,曾有糖尿病患者,因血糖控制不佳送到醫院,才發現背後長了粉瘤,由於患者本身不在意,對疼痛感受力較差,差一步就會造成敗血症,危及生命。

 

近來氣溫漸升,粉瘤患者也越來越多,油脂增加旺盛、皮屑阻塞分泌物更難擠出,或因汗水多容易引發感染,因此平時要避免過度日曬、使用清爽不油膩的皮膚保養品。

 

生長快速、影響外觀、長在容易摩擦處或抵抗力弱者,最好及早處置,放著不理會,有可能慢慢變大,要根治還是需要外科手術切除,較小尺寸的粉瘤可使用雷射治療,快速且不留疤,手術後盡量保持傷口乾爽,拆線後可以使用美容膠帶,防止疤痕凸起,注重防曬,避免色素沉澱。

 

皮脂腺囊腫生長十分緩慢,但患者仍能感到不斷在逐漸增大。

()發病原因:  

主要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,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腫。囊為白色凝乳狀皮脂腺分泌物。  

()發病機制

組織病理檢查可見皮脂腺發生囊性變,囊內充滿皮脂腺分泌物和破碎的皮脂腺細胞及大量膽固醇結晶,有惡臭味。

囊壁外層為纖維結締組織,內層為上皮細胞構成。  

手術是皮脂腺囊腫唯一的治療方法,手術中可在與囊腫相連的皮膚,尤其是見到導管開口時,沿著皮紋方向設計梭形的皮膚切口,連同囊腫一起摘除。

分離時應特別小心,囊壁很薄,應當盡量完整地摘除。如果殘留囊壁,則易于復發。如果術前有紅腫熱痛等炎癬表現,則應首先控制炎癬,後期再安排手術。

是青春痘還是粉瘤?

不少人會將粉瘤誤認為是青春痘而延誤就醫,以下4點來辨識皮膚上的塊狀凸起究竟是青春痘還是粉瘤:

1. 粉瘤通常出現膚色的皮下凸起,有時中間有個開口,可以擠出一些具有臭味的白色起司狀軟物質。
2. 青春痘好發在皮脂分泌旺盛處,粉瘤則不一定,任何有毛囊的部位都可能生長。
3. 由於分泌物的累積,粉瘤通常會愈長愈大,不會自行消退;青春痘是毛囊發炎,顆粒較小且會自然消腫。
4. 青春痘正常不會摸到腫塊,粉瘤則即使沒有發炎,還是會感覺到皮膚下有東西,表皮還可能會看到小開口。

發炎的粉瘤必須先專業外科切開引流,將髒東西清理乾淨,不需要住院,換藥即可;較小尺寸的粉瘤可使用雷射治療,快速且不留疤,手術後盡量保持傷口乾爽,避免摩擦並保持通風,拆線後可以使用美容膠帶,防止疤痕凸起,平日也要注重防曬與保養,避免色素沉澱。